首页

吃女王黄金

时间:2025-05-30 04:53:29 作者:(走进中国乡村)甘肃临夏牛产业探索文创伴手礼 延伸链条“闯”世界 浏览量:37110

  中国的国防支出预算问题在每年的全国两会上都是外界关注焦点之一。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显示,今年中央本级安排国防支出预算16655.4亿元人民币,增长7.2%,增幅与去年持平。

  对于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全国两会期间不少代表委员表示,要正确理解国防支出预算的“和平底色”,需通过两个维度观察。

3月8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 中新社记者 杨华峰 摄

  首先,国防支出预算不能只看数字大小,更要看其用途是什么,效果如何。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院长杨明杰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始终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不同于一些军事大国将财政预算直接用于战争军火制造,中国国防支出是为了应对自身面临的复杂安全挑战,也是为了维护地区稳定与世界和平。

  记者梳理发现,中国追求和平发展的声音在今年两会上有更多明确释出。比如,回答中国第四艘航母在建情况时,全国人大代表、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政治委员袁华智强调,中国建航母不是为了跟美国比,而是为了保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保护国家权益。

  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大会发言人娄勤俭在人大会议首场发布会上提到,中国总体保持国防支出合理稳定增长,是为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适应中国特色军事变革的需要,更好履行大国国际责任义务。

  具体而言,作为海陆兼备的国家,中国本身面临复杂的陆地边界与海洋权益问题;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中国一直积极参加国际灾难救援和人道主义援助,尤其是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中国是派遣维和人员最多的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军事能力提升,获益的不仅是中国,更是世界。”杨明杰说。

  3月4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预备会议。图为解放军和武警部队代表团走向人民大会堂。 中新社记者 蒋启明 摄

  第二个维度在于,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始终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多吗?据娄勤俭介绍,与美国等军事大国相比,中国国防支出无论是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占国家财政支出的比重,还是国民人均国防费、军人人均国防费等,一直都较低。

  中国军网“钧正平工作室”8日发文说,从2016年起,中国国防费预算连续9年保持个位数增长。反观其他国家,美国、日本、印度等国防预算增幅都保持在两位数以上。拿国内生产总值占比来说,中国国防费常年维持在占比百分之一点几,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而美国的这一比例在3%以上。按人均军费开支算,美国则是中国的15倍多。

  文章称,中国始终不渝走和平发展道路,坚定奉行防御性国防政策,这不是权宜之计,更不是外交辞令。

  “事实上,对照国防建设需求,以及国际社会对中国的期盼,中国军力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我们正在发展中弥补差距,而不是要对其他国家构成威胁。”杨明杰说。

  然而,为何仍有一些外媒炒作“中国军力威胁论”?杨明杰表示,这种恶意猜测的核心仍在于其对中国军事建设意图的错误评估。

  2024年中央和地方预算草案在阐述今年收支政策时,明确了国防预算支出方向,其中提到,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巩固提高一体化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研究完善优抚对象抚恤和生活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支持做好退役军人安置、就业等工作。

  针对所谓“隐形军费”猜测,杨明杰表示,这是一些西方国家的“镜像式”思考,在用他们自己的做法来揣测中国,中国国防支出预算向来适度合理、公开透明。

  正如娄勤俭所言,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愿与各国共享发展机遇,建设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作出新的贡献。

  来源:中国新闻社

  原标题:《(两会观察)两个维度观察中国国防支出预算的“和平底色”》

点击进入专题: 2024年全国两会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多家上市公司董事长提议回购股份或将用于股权激励

和硕县塔哈其镇种植户唐苗苗说:“这几年种植辣椒效益不错,我已经连续种了好几年了,感受最深的就是相比于人工移栽,机械移栽保苗率高、生育进程快,省用工成本,还可以有效提升辣椒的品质和产量。”

巴勒斯坦总理宣布巴政府辞职

北京11月5日电 (记者 李京泽)由青岛电影学院、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4日联合发布的《电影蓝皮书:全球电影产业发展报告(2024)》(以下简称“报告”)指出,在2023年中国电影市场上,国产片在票房上全面超越进口片,占据市场的绝对主导地位。

“00”后工作不满2年拟任副局长?当地回应质疑

此后,华晋焦煤升级“110工法”探索出针对薄煤层、中厚煤层、厚煤层、极近距离煤层,以及低瓦斯、高瓦斯、突出煤层的开采技术,由此形成了炼焦煤保护性绿色开采体系。

杨伟民:应通过身份证制度改革 推进农业转移人口的市民化

海关数据显示,2024年一季度,AEO企业优先办理进出口货物通关手续35.5万票,实施核查自查结果认可作业、“先放后检”报关单2024票,AEO企业查验率降低至常规管理措施企业查验率的18.9%。

国台办:民进党当局勾连外部势力谋“独”挑衅 才是台湾同胞真正痛恨的

昆明11月7日电 11月7日,中国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昆明出席大湄公河次区域经济合作第八次领导人会议。柬埔寨、老挝、缅甸、泰国、越南政府首脑和亚洲开发银行行长出席。

相关资讯
报告:我国农村地区互联网普及率为66.5%

当代中国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正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这一人类历史上非常宏大而独特的实践创新。完整准确全面深入地研究好阐释好党的创新理论,必须以体系化学理化为着力点,不断拓展研究的广度和深度,重点研究阐释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中的原理性理论成果,准确把握、系统梳理、深入阐释不同原理性理论成果之间的内在联系。当前,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整体性系统性研究阐释,首要任务在于从体系化学理化上持续深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研究阐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是“两个结合”的光辉典范,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为丰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出了原创性贡献。这一重要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深刻总结和充分运用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继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精华,根据时代和实践发展变化,以崭新的思想内容和理论形态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容博大精深,逻辑结构严密,涵盖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等方方面面,体现了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实践逻辑的辩证统一,构成集时代性、系统性、原创性于一体的科学体系。党的十九大报告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的创新理论的主要内容概括为“八个明确”、“十四个坚持”,经过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的概括,到党的二十大报告概括为“十个明确”、“十四个坚持”、“十三个方面成就”,并总结提炼和深刻阐述“两个结合”、“六个必须坚持”等推进党的理论创新的科学方法。正是在新时代党的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中,在体系化、学理化的过程中,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一个完整科学的理论体系。

热门资讯